库尔勒无痛人流医院 医院简介 专家队伍 先进设备 权威技术 院务新闻 社会新闻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

库尔勒医生详细解答什么是月经周期

作者:wwy 时间:2010-08-25 11:29

  什么是月经周期这个问题三言两语确实无法说清,这也是很多女性咨询专业妇科医生的原因。月经和月经周期对于女性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,但是究竟什么是月经周期呢?我们还是听听库尔勒这方面的专家如何解答吧。

  月经是一个妇女在整个生殖生命中,周期性的,大约每月一次由阴道排出脱落的子宫内膜;这血性的分泌物称为月经或经血.

  月经的第一天是一个月经周期的第1天.月经的平均持续期是5(+2)天.月经周期长短的中值是28天,但只有10%~15%的周期恰好为28天;排卵周期的正常范围约25~36天.一般讲来,初潮后的几年与绝经前的数年较常见到无排卵的周期,于是在此期间其间隔期最长,且变动最大.每个周期的出血量平均为130ml(范围,13~300ml),往往第二天最多.一条浸透的月经垫或棉塞吸收20~30ml.月经血一般不凝结(除非出血很多),可能是由于溶纤维蛋白和其他因子抑制凝结.基于内分泌的变化,月经周期可分为三期(图234-5).卵泡(排卵前)期是从月经的第一天延伸至排卵前LH高峰前一天;其长度是各期中变化最多的.在此期的前半期间,FSH的分泌稍微增多,它刺激一组3~30个卵泡的生长.这些卵泡是在前一周期最后几天为了加速生长而补充的.当FSH水平降低时,补充卵泡中的一个被选作排卵;它成熟,而其余的进入衰萎.血液中的LH水平慢慢上升,始于FSH增加后的1~2天.在此期的早期,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与孕激素是较为恒定的,并维持于低水平.

  约在LH高峰前的7~8天,卵巢上所被选择的卵泡分泌雌激素,尤其是雌二醇,起初是慢慢地增加,然后加速,并一般在LH高峰前1天达到顶峰.雌激素的增加则伴以LH缓慢而稳定的增加及FSH水平的下降.LH与FSH水平可背驰,因为FSH的分泌受到雌激素优先的抑制(与LH分泌比较),并特别的被抑制素所抑制.正好在LH高峰前,孕酮水平也开始明显地增加.

  在排卵期间,LH高峰使一系列复杂的内分泌变化达到高峰---垂体在排卵期前释放大量LH.LH高峰的形成部分是由于雌激素的正反馈.同时FSH的分泌也有少量增加,但其意义则不明了.当LH水平升高时,雌二醇水平下降,但孕酮水平却继续上升.LH高峰,典型地持续26~48小时,包含多次以脉冲式大量暴发性的释放LH.LH高峰造成的卵泡完全成熟对排卵---从成熟的囊状卵泡释放卵子---是必要的,它往往发生于高峰开始后的16~32小时.排卵的机制尚不清.

  在LH高峰期间,卵泡膨大并从卵巢上皮表面鼓出.一个小斑或无血管点在卵泡表面出现.在此斑上有一小泡形成,然后破裂并有一团物质(卵子与一些周围的颗粒细胞)排出.卵泡产生的前列腺素,可能是由于LH及/或FSH的调控,看来对排卵是重要的.囊状卵泡与排卵前卵泡上面的上皮细胞内的溶蛋白酶,局部生长因子及细胞激动素可能重要.卵子保持抑制状态于分裂初期,直到LH高峰后.LH高峰后的36小时内,此卵子完成了第一次减数分裂,即每个细胞接受了原来46个染色体中的23个及排出第一极体.除非此卵被一个精子穿入,第二次减数分裂(即每个染色体纵形分裂成相等的一对)不会完成,及第二极体不会排出.

  在黄体(排卵后)期,形成卵泡的颗粒细胞与鞘膜细胞重组而形成黄体(黄体期即以此为名).此期之长短最恒定,在非孕妇女中平均为14天.并在月经的第1天而结束.除非接着发生妊娠,这长短相当于黄体功能生命的跨度,即分泌孕酮与雌激素约14天,然后退化.黄体逐渐增加分泌孕酮量以支持受孕卵的种植.孕酮于LH高峰后6~8天达到其高峰,约为25mg/d.由于孕酮是致热性的,故在黄体期间基础体温增加0.5℃并维持此高度直到下次月经来潮.黄体生命跨度的调节知道得很少,但前列腺素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可能卷入.

  如种植成功,则从植入卵来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支持黄体,直到胎盘-胎儿单位能够在内分泌方面支持其自己.hCG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与LH相似,然而妊娠试验所用的独特的抗体对hCG的β-亚单位有特殊性,而对LH没有或极少有交叉反应.

  在大多数的黄体期间,血中LH与FSH水平减少并低下,但是月经(下个周期)来潮时,它们又开始增加。

  育龄妇女和龄长类雌性动物,每隔一个月左右,子宫内膜发生一资助增厚,血管增生、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。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,称月经。月经周期是由下丘脑、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,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下列的变化过程:

  ①女性达到 青春期后,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下,垂体前叶分泌刺激素(FSH)和少量黄体生成素(LH)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,并开始分泌雌激素。在雌激素的作用下,子宫骨膜发生增生性变化;

  ②卵泡渐趋成熟,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,当达到一定浓度时,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作用,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,且以增加LH分泌更为明显,形成黄体生成素释放高峰,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;

  ③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,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,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。此期子宫内膜,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,加速生长且机能分化,转变为分泌期内膜;

  ④由于黄体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,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,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,使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黄体生成素减少,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减少,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,便崩溃出血,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。此时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降低,解除了对下丘脑 -垂体的抑制,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又可增加,并开始下一个月经周期。第一次来月经称初潮,初潮的年龄多数在13~15岁。初潮的早晚和气候、遗传及健康状况有关,如果女孩到18岁还未来月经,应考虑为病态,要进行查治。初潮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。青春期卵巢的功能还不稳定,月经周期也不规则,初潮后,往往相隔数月,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再来月经,以后就逐渐接近28~30天行经一次。有规律的月经周期,其两次月经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天或多于45天。正常月经持续的时间为2~7天,多数为3~5天。出血量平均约50毫升,但少至20毫升,多至100毫升。月经血色暗红,因经血内含纤溶素,可防止经血凝固。流血多时纤溶素不足而有血块形成,如月经期过长或经血量过多、过少,都属异常,要进行诊治。

  在月经周期中的月经期和增殖期,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很低,从而对腺垂体和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或消除,导致下丘脑对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,继而导致腺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增多,因而使卵泡发育,雌激素分泌逐渐增多。此时,雌激素又刺激子宫内膜进入增殖期。黄体生成素是孕激素分泌增多,导致排卵。此期中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均升高。这对下丘脑和腺垂体可产生负反馈抑制加强,因而使排卵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下降,导致黄体退化,进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。子宫内膜失去这二种激素的支持而剥落、出血,即发生月经。

  此时,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减少,又开始了下一个月经周期。

  以上就是库尔勒人流网妇科专家关于什么是月经周期的解答。

与医生即时沟通网上预约就诊返回专题首页

温馨提示

温馨提示:了解更多健康信息,请点击右边浮动框与在线医生进行一对 一的交流,库尔勒人流网祝您健康。 返回首页

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